易彩网app

歡迎開啟探索御宇之旅!
400-7726-002

長期超負荷運營 上海港陷持續擁堵

發布時間:2017-05-11:10:07:36 點擊次數:3108

【財新網】(記者 孫麗朝)從4月初至今,世界集裝箱第一大港已經持續擁堵超一個月,且擁堵局面逐漸向周邊港口蔓延。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團,600018.SH)人士5月10日對財新記者回應稱:此次擁堵主要原因是船東公司航線調整,與上海港本身關系不大。但業內專家則認為,上海港嚴重超負荷運營以及近期系統調整等因素都是導致此次擁堵的原因。

  今年4月10日前后,達飛輪船、川崎汽船、日本郵船、東方海外、以星航運、美總輪船等多家班輪公司陸續發布通知稱,由于上海港洋山港區碼頭嚴重擁堵,旗下船舶將更改掛靠碼頭或調整開航時間。

  面對擁堵局面,4月13日,上港集團連發兩條公告稱:近期上海港船舶集中抵港、船舶艘次增加、單艘次船舶進出口重箱箱量增長超出預期,以及船公司聯盟航線變化等因素,給碼頭生產作業帶來階段性壓力,特別是洋山港區壓力較大。上海港各碼頭啟動碼頭應急響應機制,最大限度組織碼頭作業機械,增派作業人員,組織突擊隊,進一步提升碼頭生產作業效率。

  但擁堵的情況并未得到緩解,且開始蔓延到其他港口。4月26日,薩非航運發布“關于中國港口的情況更新”通知顯示,自3月起,聯盟的調整導致港口出現大量階段性進出港的操作,上海港正面臨擁堵、堆場高密度積壓的情況,且擁堵癱瘓的狀況已經從上海港蔓延至青島港和寧波舟山港。5月3日,中遠海運集運發布《關于上海港擁堵的告客戶書》:由于上海港碼頭擁堵,船舶等泊時間延長,造成部分航線的船期發生延誤,并稱“上海港的擁堵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上港集團人士5月10日對財新記者表示,此次港口擁堵與上海港關系不大,主要原因是船東公司航線調整,產生疏港方面壓力,對公司整體生產運營沒有太大影響。這一現象何時能夠結束主要取決于船東公司航線何時能夠調整完畢。

  全球集裝箱航運業原本四大聯盟組成,各聯盟內部成員之間簽署船舶共享協議,以實現航線和掛靠港口互補、船期協調、艙位互租、信息互享、共建共用碼頭和堆場、共用內陸物流體系。航運公司重組合并引發市場格局一系列變化。

  但上港集團的這一說法并未得到業界的認同。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徐劍華表示,此次上海港擁堵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上海港長期嚴重超負荷運營,上海港設計吞吐能力只有約2000萬TEU((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即標準集裝箱),但去年集裝箱吞吐量已經達到3713萬TEU,實際吞吐量達到設計能力的1.85倍,在港口領域非常少見,這就很容易導致嚴重“堵港”;第二,自4月1日開始,世界集裝箱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十家船公司重組為三大聯盟。(詳見財新網報道,“”)這些航運聯盟集中在4月1日前后調整了不少航線的掛靠計劃,為了保證代理貨物能夠順利上船,代理企業也會催促貨主盡快訂艙,這就導致了階段性集港的小高峰;第三,今年開始,我國進出口貿易開始回暖,港口吞吐量增長超出預期。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4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3%。上海港今年一季度完成集裝箱吞吐量935.32萬TEU,增幅高達9.5%,增幅在全國各港口中名列前茅。

  一位不愿具名的港口界專家對財新記者表示:上海港通關環境較好,所以周邊許多省份的貨物都愿意從上海港走,作為世界最大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其運輸基數本身就很大。近期上海港又進行了一次內部信息系統更新改造,這就加重了擁堵局面。

  上述港口專家認為:上海港及周邊港口的此次擁堵最快要持續到5月中下旬才能緩解。如果外貿回暖勢頭得到延續,持續時間可能更長,但最遲到今年7-9月份的航運淡季,擁堵情況將會消失。此外,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預計將在今年投入運營,這也將緩解上海港現有的壓力。

  “港口在擴建上面臨的是兩難的問題,由于航運受宏觀經濟等多重因素影響,港口吞吐量波動會比較大,一個新碼頭投資上百億,建設周期需要四五年,現在外貿形勢好,擁堵嚴重,決定新建碼頭,但四五年后外貿和貨運形勢可能完全改變了,新建碼頭可能導致港口資源過剩。”這位專家說。

  徐劍華認為,港口擁堵導致船期延長、運輸成本增加。比如一條14000TEU的船,一天租金約是兩萬美金,現在上海港及周邊的寧波舟山港等,因為堵港延誤十七八天是非常正常的,僅租金這一項就是巨大損失。船東公司會將損失轉嫁給貨主,最終可能是消費者買單。

  “上海港要想根本上解決擁堵問題,應該逐步將一些內貿和亞洲區域的集裝箱運輸轉移到周邊的太倉港等港口,但一直以來,上海港都希望把貨源抓在自己手里,分流積極性不大。”徐劍華表示。